2013-01-18 08:31
來源:《證券時報》
上證綜指跌到1949點的時候,恐怕多數(shù)投資者并沒有意識到一波強勁的反彈即將到來。本波反彈走勢最強勁的個股,漲幅接近兩倍,最大漲幅超過50%的個股也不在少數(shù)。但是中登公司的數(shù)據(jù)顯示,有大約50.73萬個A股賬戶隨著股指走高而逐漸空倉,這反映出不少投資者并沒有充分分享到這一波強勢上升行情。事實上,這牽涉到一個投資的終極問題,那就是如何參與市場并獲取收益。
有很多投資者喜歡預測市場的高點及低點在哪里,并據(jù)此指導自己的操作。但市場是否如預期的那樣演化,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主觀預期不是一個很可靠的投資方法,市場老手大多知道一句話叫做“實際走勢大于天”。事實上,另外一個更殘酷的現(xiàn)象是,“賬面上的盈利永遠只是紙面上的,而賬面上的虧損卻有可能是真實永遠的”。沒有買到1949點的投資者,其實大可不必仰天長嘯、壯懷激烈,因為從交易理念上說,1949點并不是什么市場上流傳的所謂“建國底”,買在那里也只是運氣好而已。
但行情走到2012年12月14日,性質(zhì)發(fā)生了改變。這一天不但上證綜指成交量重上1000億元,而且推動市場上行的是銀行、地產(chǎn)等主力軍,甚至出現(xiàn)銀行漲停板現(xiàn)象。而據(jù)公開消息顯示,兩市市值低于50萬元的賬戶占比高達98%左右。這樣的消息結(jié)合起來解讀,說明有大資金入場,畢竟普通投資者不大可能去買銀行股,也沒有能力把銀行股推到漲停板。如果對這樣的消息都沒有反應,那只能說你的市場感覺真的很一般。所以對于專業(yè)的市場交易者來說,去年12月14日才是真正的入市點,而并非1949點。
那么,為什么在低位不買反而要等到漲高了再買,這不是追高嗎?確實,如果從最低點開始算,那時買的盈利是最為豐厚的。但對于一般的市場參與者來說,所謂的最低點其實是在走出來之后才明確的,也就是說在股價漲了一段時間之后,才能說那個位置是階段最低點。而追高雖然損失了可能的利潤,卻最大程度避免了本金損失的風險。而且這個時候去買,其實不是追高,而是追漲追確定性的上漲。如果搞不明白這兩個詞的差別,那投資的績效就會大打折扣。因為在弱勢格局非常明顯的情況下,市場反彈的概率遠遠大于反轉(zhuǎn)的概率,下跌的概率遠遠大于上漲的概率。
很多投資者都期望抓住一頭瘋牛,惡狠狠地賺一把,出一口心中的悶氣。但是看見越漲越高的股票,卻只愿意遠觀而不敢褻玩。但瘋牛股的特征本就是越漲越高,不斷地上行突破。很多投資者這時候做的事情不是去找強勢股的買點,而是去買一個替代品,這其實是緣木求魚了。還有一種情形,很多投資者確實也買到了后來的大牛股,但真實情況往往是只賺取了很少的一段利潤就拋掉了。為什么?是因為看見股價越來越高,心里很擔心,老是怕不知道什么時候會跌下來。這些問題產(chǎn)生的根源,還是以自己的主觀預測代替了市場的真實走勢,更深層的原因其實是怕漲不怕跌的心理。漲的時候各種擔心,跌的時候倒心安理得了。有時還自我安慰說是價值投資,更有甚者還會說大不了傳給我的兒子孫子。
經(jīng)常坐飛機的投資者應該很清楚,即便已經(jīng)登機了,有時候仍會在機艙里等待兩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而確定起飛的時刻,是飛機已經(jīng)加速、機頭拉起、前輪離地的剎那。在真實生活中,這個時候你確實是無法登機了。但在股票市場,對于一般的投資者來說,存在著瞬間登機享受快速拉升的機會。而你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其實是尋找這一個股價起飛的“臨界點”。
?。ㄏ尕斪C券 徐廣福 )
責編:王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