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撤單潮刺痛LP:套現(xiàn)夢斷 與GP矛盾全面爆發(fā)
6月2日當周,民營企業(yè)主陳勝(化名)接到他投資的PE基金管理人三個電話,他自認為這是從沒有過的“待遇”。
雙方的話題只有一個——隨著5月底基金投資的一家新材料公司IPO撤牌,雙方必須找出一條另類退出方法,滿足LP(有限合伙人)急于套現(xiàn)的渴望。
“事實上,投資項目IPO撤牌的最大受害者,是像我這樣的基金出資人(LP)。”陳勝感慨道。2010年他向這只PE基金投資1000萬元,隨著基金唯一IPO排隊項目的撤牌(其他投資項目尚達不到IPO財務門檻),他必須做好全部投資款繼續(xù)“冰凍”的最壞打算。
或許,能讓他略感安慰的是,他并不孤獨。
截至5月31日,共有200多家身處IPO“堰塞湖”的國內(nèi)企業(yè)選擇撤牌而暫停上市進程,引發(fā)大量急于套現(xiàn)的LP“夢斷”投資項目IPO退出。
隨著投資項目IPO征途戛然而止,LP與PE基金管理人之間,針對項目另類退出的各種分歧,全面爆發(fā)。
20%利潤花在IPO開銷?
與PE基金管理人的每次電話溝通,陳勝對這家新材料公司IPO撤牌的所有解釋均不以為然。
“無非是IPO自查影響企業(yè)日常經(jīng)營,希望等待更好時機再遞交IPO資料之類的話?!彼H為不滿地表示,這明明是PE基金管理人應該化解的投后管理難題。在陳勝這樣的LP眼里,無法套現(xiàn)的投資項目,即使未來估值再高,都是紙上談兵。
PE基金管理人所說的這家新材料公司,曾是這只PE募資的“招牌項目”。
陳勝依稀記得,2010年基金募資路演時,這位基金管理人一再稱贊這家公司科技含金量高,還暗示當?shù)卣卜e極推動它通過IPO做大做強,甚至他還對潛在投資者們宣稱,這家公司未來兩年必將遞交IPO資料,預期投資回報高達7-8倍。
正是經(jīng)不住高投資回報預期誘惑,陳勝向這只PE基金投資了1000萬元。
“原先這家新材料公司在2011年7月要遞交IPO資料,聽說當時PE基金與公司大股東又引入一輪風投,直到去年3-4月才正式交IPO資料。”他回憶,半年后,這家新材料公司通過了證監(jiān)會的首輪意見反饋。
陳勝原以為這家公司IPO是順理成章。面對忽然撤牌的信息,他一度相當沮喪。曾經(jīng)的高回報預期,如今只是一紙“空頭支票”。
這只PE基金的其他數(shù)位LP開始抱怨PE基金管理人為了提高企業(yè)估值,錯失2011年的最佳IPO窗口。而PE基金管理人對此的解釋是,2011年之所以再引入一輪風投,主要是企業(yè)需要籌資用于補繳稅款與支付各項IPO費用。
“多數(shù)LP都認為他的解釋很蒼白?!标悇僬f。起初基金管理人表示企業(yè)撤牌原因是IPO停擺,后來又改口給LP們算起一筆賬。
假如這家新材料公司依然排隊等待IPO機會,公司員工四險一金需要按上限區(qū)間繳付,每月得額外支出數(shù)十萬元人力成本;當?shù)囟悇詹块T按企業(yè)IPO材料公示的出貨量、庫存量與銷售額,重新核算征收所得稅與增值稅等,每月又平添近百萬元稅收;這還不包括中介機構針對IPO自查項目的額外收費。綜合下來,這家新材料公司再留在IPO“堰塞湖”里,每年要將20%利潤花在IPO各項開銷方面。
截至去年底,這家公司年利潤接近4000萬元。
陳勝直言,自己沒有心思去計算這些財務數(shù)據(jù)背后的“IPO盈虧賬本”,只關心IPO道路走不通,如何能兌現(xiàn)當初的7-8倍投資回報預期?而他最生氣的,是基金管理人曾撂下一句狠話——難道要逼企業(yè)虛增利潤“多繳稅”,為了讓LP看到公司IPO前景?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