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5日 08:34
來源:映象網-東方今報
我省高速交警在高速路上開車巡邏
高速路政“正規(guī)軍”干不過“雜牌軍”;高速交警名稱繁多繞暈人……今年6月至9月中旬,省人大常委會組成包括人大代表在內的執(zhí)法檢查組,對《河南省高速公路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及其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貫徹實施情況進行了檢查。在昨天舉行的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執(zhí)法檢查組向大會提交了書面報告,歷數(shù)了高速公路存在的種種亂象。
【亂象】
兩支“正規(guī)軍”干不過“非正規(guī)軍”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體制較亂。”執(zhí)法檢查組在報告中直言不諱存在的亂象。
據(jù)悉,我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領域目前存在兩支“正規(guī)軍”。一支是省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總隊,有牌子但沒機構沒人員編制;另一支是18個省轄市市級征稽機構人員轉崗而來,有執(zhí)法資格,但因經費、裝備困難等,許多沒有上路執(zhí)法。
相反,“非正規(guī)軍”卻有多支:一支為省高發(fā)公司、中原股份公司等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yè)的路政隊伍。另外還有一些由民營投資主體組建或聘用的路政隊伍,這些隊伍人員身份不一,機構設置不同,造成職權交叉、多頭管理。
高速交警機構設置繞暈人
高速交警管理方面,也存在條塊分割、體制不順的問題。
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已達5830公里。雖然省里設立了高速交警總隊,但管理路段僅500多公里,很難統(tǒng)一指揮協(xié)調全省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工作。
另外,省轄市高速交警機構設置也各不相同。這其中有直屬市局的高速交警支隊,有隸屬于交警支隊的高速公路管理處,還有隸屬于交警支隊的高速交警大隊,這讓外人很難搞清河南高速交警的機構設置。
經費不足向企業(yè)“化緣”
警力不足、經費難以保障,帶來了更加不良的影響。
東方今報記者了解到,高速交警濟源大隊管理著99公里山區(qū)高速公路,正式民警只有4人。駐馬店高速交警支隊管理路段長達430公里,正式民警也只有22人。這個標準,遠低于公安部要求的每公里0.5至1.2人的標準。
另外,由于一些地方經費保障不力,只能靠高速交警向企業(yè)“化緣”,從而維持生存和運轉。
個別地方和部門強行免費通行
免收通行費的車輛過多,也是各方反映的熱點問題。
我省高速公路到底免收了多少通行費?數(shù)據(jù)顯示,僅去年就高達21.89億元。其中,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免收17.78億元,根據(jù)國家政策免收3.31億元,節(jié)日免收0.57億元,地方政策免收0.21億元。
據(jù)了解,根據(jù)國務院和我省有關條例規(guī)定,免收車輛有6類,但在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政府有關部門將免收車輛擴大至10種以上。此外,個別地方和部門在舉行重大活動、迎接上級檢查時,擅自提高警衛(wèi)等級,強行要求收費站免費通行。
測速設施不明 輕微超速缺乏警示
在高速上行駛,不知不覺就被拍到超速了。很多司機反映,不知道測速的地點在哪兒,應該公示。還有司機反映,儀表盤顯示不超速,但不知道為啥超速了,懷疑交警部門的測速設施不準確。
這些問題,也引起了執(zhí)法檢查組的重視。報告中就明確,一些高速交警部門偏重處罰,對固定測速設施的地點、區(qū)間測速的功能,宣傳、公示得不夠,對輕微超速和初次超速缺乏警示、警告。
【自身問題】
鄭堯高速三年虧損超10億元
這幾年,駕車走鄭堯高速的司機們發(fā)現(xiàn),這條高速公路車輛并不多?!盎敲炊噱X修的高速,車輛少如何收回成本?”不少司機曾這樣議論。
司機們的議論得到了證實。執(zhí)法檢查組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我省屬于政府需還貸高速公路債務總額高達936億元,交通運輸廳屬國有高速公路債務總額881.8億元。
該報告透露,鄭堯高速2008年至2010年,虧損額分別達到4億元、3.5億元和2.6億元。三年合計虧損超過10億元。
藥方
統(tǒng)一高速路政政策
執(zhí)法檢查組提出,要盡快制定全省統(tǒng)一的高速路政、高速交警保障政策,將二者的人員編制、經費保障、裝備配備標準,納入省級財政預算,專賬管理、專款專用。
增設超速警告電子信息牌
執(zhí)法檢查組建議,要增設超速警示、警告電子信息牌,提醒廣大群眾自覺遵章守法。另外,要從嚴掌握測速設備的準入和設置標準,加大計量監(jiān)督管理力度。
清理特權免費通行車
執(zhí)法檢查組報告建議,省政府要研究清理沒有法律法規(guī)和國家政策依據(jù)的免費車輛種類,嚴禁任何單位亂開免費的口子,遏制特權思想。
反響
收費到期的高速別再延期收費
“連霍高速公路的收費期即將期滿,政府要研究期滿之后的問題,但無論如何不能延長收費?!弊蛱欤嵵菔忻襦崟秸f,對于廣大群眾來說,高速過路費是出行的一大開支,既然收費期限到了,就堅決不能再收,這符合最廣大群眾的利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