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母用大鍋灶生火做飯招待
陳會英將兒女的照片都裱起來,裝在一個大相框里,放在箱子上經???,其中最多的就是劉金國的照片。
10月25日,十八屆中紀委四次全會選舉劉金國為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副書記。劉金國也成為近年來第二位政法系統(tǒng)出身的中紀委副書記?!扒遑殹?、“拼命三郎”和“不通人情”是人們對劉金國的印象。
昨日,華商報報道了劉金國的事跡,備受關注,在網(wǎng)上引發(fā)網(wǎng)友好評。昨日,華商報記者再次驅車30公里,從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城的公交車站,來到劉金國的老家新集鎮(zhèn)小港村,通過親朋好友的視角還原這位“大官”。
母親眼中的兒子
到哪個位置上就干好哪個位置該干的事,組織需要你干啥你就干啥。不管干啥,都要可靠。
華商報記者從昌黎縣城來到劉金國的老家小港村,在村里最不顯眼的一排平房中找到了劉金國二弟劉金平的家,劉金平、李學艷夫婦和年過八旬的母親陳會英就住在這里。
家里的窗戶到冬天會漏風
進入一個不大的單扇小鐵門,映入眼簾的是門廳和廚房,廚房里還是老式的大鍋灶,陳會英和李學艷習慣了用大鍋灶生火做飯??吹接浾叩皆L,陳會英讓兒媳出門買了芹菜、菜花和他們自己并不經常吃的肉回來做了四個菜,還把小女兒劉金榮從家里叫過來幫忙,并從自己屋子里陳舊的大木箱子中拿出了招待客人才喝的飲料杏仁露。
陳會英住在門廳東側的房里,兒子劉金平和兒媳李學艷住在西側的房里。進入陳會英的屋子,一個大炕,三個陳舊的大箱子,兩把椅子,一個沙發(fā),還有一只小貓懶洋洋地在炕上曬太陽。窗戶還是木制的三扇窗戶,一到冬天會漏風。陳會英說:“現(xiàn)在天氣還好,到冬天我就掛窗簾擋一下風?!?/p>
陳會英老人很滿足現(xiàn)在的生活,她總是拿以前吃不飽的日子和現(xiàn)在比,覺得現(xiàn)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好得不得了。劉金國到公安部任副部長后,曾先后幾次接陳會英去北京生活了一段時間?!暗亲≡跇欠可线€是不適應,這哪有我家這大院子寬敞???看著樓下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輛覺得著急?!标悤⒄f,“下樓活動又容易轉向,大字不識一個不會用電話,也怕走丟。還是農村好啊?!?/p>
目前陳會英住的房子,是二十多年前修建的,屋子里的家具也都是那個時代的。
老人有病也不愿告訴劉金國
陳會英將兒女的照片都裱起來,裝在一個大相框里,放在箱子上經???,其中最多的就是劉金國的照片。陳會英說:“金國每年也回來看個一回兩回的,但我總不讓他回來,我知道他忙。他那工作一會兒一個事,累得很。我說家里都很好,有兩個兒子照顧,閨女也經?;貋碚疹?,雖然現(xiàn)在大閨女到她兒子那里看孫子,但還有兩個閨女經常來,冷清不了。但金國很孝順,經常忙完工作后惦記家,打電話過來說惦記著我,我說不用你惦記著,家里好得很。我萬一要說有病,他就緊張得要命。所以我有些病也不會給他說,省得他擔心。人老了哪個沒點小病???這不他早上還打電話問我買煤了沒有?生爐子了沒有?”
就連兩個女兒結婚,陳會英也沒告訴劉金國。陳會英六個子女結婚都簡單,沒有一個照過結婚照。
每年給母親1萬元生活費
因為不能照顧母親,劉金國每年過年回來的時候都會將一筆生活費交給母親,近年來物價高了,生活條件也好了,這筆生活費也上升到了1萬元。這就是母親一年的生活開支。無論自己有多忙,壓力有多大,辦的案子有多驚險,劉金國也從來不會告訴母親和家人,怕她老人家擔心。
當華商報記者將昨日《華商報》上對劉金國清廉勤政、為官敢于碰硬等報道讀給陳會英聽時,陳會英才知道2010年大連火災現(xiàn)場,劉金國冒著生命危險在最前線指揮了8個小時最終撲滅了大火。但她平靜而有力地說道:“他做這些都是應該的,他沒做什么了不起的大功績,就應該腳踏實地好好干,他不干好就不稱職?!?/p>
知道兒子在公安系統(tǒng)上班,打黑除惡也會有危險,陳會英雖然擔心,但她說:“擔心也沒辦法,干啥就得是啥,就得豁出來干,擔心這擔心那就干不成了?!?/p>
陳會英不識字,稱自己并沒有什么教育子女的方法:“我們小的時候還沒解放呢,那時候有錢不會送閨女上學,盡著兒子。我沒讀過書,沒進過學校的大門,啥也不懂,沒啥教育方法?,F(xiàn)在八十多了,有的時候思維上顛三倒四的,更不用說教育子女了?!?/p>
經常叮囑兒子注意身體
得知劉金國當選中紀委副書記,肩上的任務更重了,“雖然心里也心疼兒子,但也沒辦法?!标悤⒄f,“到哪個位置上就干好哪個位置該干的事,組織需要你干啥你就干啥。不管干啥,都要可靠。但我也經常叮囑他要注意身體。不要熬夜工作,有好身體才能更好地工作。但他那人勸不住,以前在家里啥都干,而且干活也往死里干,他就那樣人?!?/p>
劉金國的清廉在小港村、昌黎縣甚至是整個河北省都盡人皆知,有些村里的親戚甚至怨他不近人情,當了官忘了生養(yǎng)他的一方水土。就連他的兩個弟弟,有些年都對哥哥并不理解,甚至有些怨恨。有些親戚也曾找過陳會英,希望她幫忙給劉金國說說,靠關系辦點事,但陳會英都拒絕了。
弟弟眼中的哥哥
我們種莊稼生活壓力大,我大哥做這個工作,壓力也大,各有各的難處,我也能理解。
在昌黎縣往新集鎮(zhèn)的方向,去往小港村的鎮(zhèn)級路上,除了種莊稼之外,兩旁的村子主業(yè)多數(shù)是種菜,各家各戶或多或少都養(yǎng)殖藏獒、狐貍或者貉子。
弟弟下崗、弟媳腿不好
前些年糧站倒閉,劉金平變成了下崗工人,一下子家里的負擔重了起來。李學艷因為腿不好,做不了別的,所以也學著養(yǎng)起了貉子來。劉金平本想去外面打工,但是自己腰實在不好,做不了重活,就在家里幫起了媳婦的忙。于是劉金平家的主業(yè)是種糧、種菜和養(yǎng)殖貉子。
因為土地面積小,糧食和菜只夠維持生計,貉子皮價格從前年的1000元一張往下跌,今年更是跌到了他不能承受的成本價之下,近幾天上門的收購商每張皮給不到300元,讓劉金平犯起了愁。但這些他也沒想著告訴哥哥,“找他啥用沒有?!眲⒔鹌椒浅?隙ǖ馗嬖V記者,這是劉金平的經驗所得。
起初不理解大哥
起初劉金平和其他村民一樣,并不能理解大哥劉金國:“家里面啥事我大哥也不管。有時候他一句話的事情,就是不給辦。當時蓋房子,我們連磚都買不起,墻是用土坯筑起來的。我大哥做這么體面的工作,我們家卻是這個樣子,這像個啥?除了我大哥之外,我們五個全在家里種地,全都很不容易?!?/p>
目前,包括劉金平在內,大姐劉金蘭、三弟劉金寬、四妹劉金艷和小妹劉金榮都在務農,沒有走出“農門”,并沒有借到劉金國的一點光。包括整個村子、整個昌黎縣,說起劉金國,是兩種聲音,一種拍手稱贊其清廉從政,一種責怪其從未給過家鄉(xiāng)的發(fā)展任何幫助。
不能啥事都靠別人
后來隨著時間的流失,劉金平漸漸理解了大哥:“我們種莊稼生活壓力大,我大哥做這個工作,壓力也大,各有各的難處,我也能理解。生活不能依靠別人,要想過好了,還得靠自己。要不然個個都靠我大哥,我大哥有多少能耐啊?”
弟媳李學艷倒是理解劉金國,親戚朋友托家人找劉金國辦事一件都沒辦成,劉金國也和家人解釋過。李學艷看在眼里,也記在了心里,“我們就踏踏實實做事,本分做人,不能讓他操心,讓外人覺得家人依仗著他的官位而胡作非為”。
哥哥辦的大事都是他該辦的
小妹劉金榮眼中,家里種地雖然哥哥劉金國幫不上一點兒忙,但是哥哥辦的大事都是他應該辦的,一家人幫不上哥哥的忙,唯一要做的是不給劉金國添麻煩。小港村民風淳樸,劉金榮從來沒想過哥哥在公安部打黑除惡,會給家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入黨介紹人眼中的同事
寫一個小紙條叮囑劉金國要“幾忘幾不忘”,要有居安思危的辯證意識,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劉金國高中畢業(yè)回村當民兵連副連長后,有兩個人對他影響極大,可謂是有知遇之恩,一個是當時任正連長的張忠智,一個是當時任公社書記的陸長江。陸老在世的時候,劉金國每年都要專門去看望。
看到劉金國的表現(xiàn)很驕傲
后來因為工作實在太忙,劉金國回家少了,看望恩人的任務,就交給了陳會英,陸長江病逝前,想見劉金國又怕耽誤他工作,沒有告訴他。陳會英就讓大女兒劉金蘭和女婿開車去看望陸長江,后來劉金國去醫(yī)院里看望陸長江,看到自己培養(yǎng)出來的人成為國家的一根頂梁柱,陸長江欣慰至極。
而張忠智目前也已經80歲高齡了。雖然物質上非常清貧,但一直關心著劉金國的張忠智給華商報記者拿出了一沓寫得密密麻麻的紙和兩本已經翻得非常舊的小本子。還有一本2000年出版的由河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原政委潘泗岱專門為劉金國寫的整本《大時代》雜志。張忠智將這些東西就放在自己的炕上枕頭邊,隨手可得的地方。這本《大時代》上的每一篇文章張忠智都看了很多遍,并將談到黨政建設和劉金國事跡的地方用筆劃出,標明。在陳舊的小本子上,張忠智記著劉金國入黨的那一天,是1975年9月5日。還有每次看到電視上對劉金國英雄功績的報道,他都為之興奮和驕傲地為劉金國題詩一首。另外,他還經常寫一些自己關于黨政建設的意見和看法。
2011年,看到劉金國當選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張忠智高興地拿起筆來寫了一首詩:“實干廉政好干部,人民群眾最擁護。金國是個好典型,時刻想著老百姓。黨的宗旨記心中,繼承革命好傳統(tǒng)……”但是這些他發(fā)自內心的驕傲和自豪寫的贊揚詩,他從來沒有拿出來給別人看過,更沒有讓劉金國知道。
叮囑他要嚴格要求自己
而他對劉金國說過的,時時刻刻都是叮囑他要清正廉明,嚴格要求自己,利益面前千萬別起貪心,歪風邪氣別怕等等?!坝幸淮谓饑貋砜次?,就感嘆說,我年紀小,文化也沒有有些干部高,有的時候處理一些問題上,覺得真難啊!”后來劉金國回來少了,借著陳會英去北京的機會,張忠智寫了一個小紙條,上面叮囑劉金國要“幾忘幾不忘”,要有居安思危的辯證意識,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記者 王蕾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