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魚雷鐵人”王利軍(右)生前工作場景。
廣袤的塞外草原,連綿的戈壁大漠,無垠的高原鹽湖……在這些遠離大海的地方,同樣飄揚著水兵的藍色披肩和金錨飄帶,活躍著海軍裝備部某軍事代表局官兵攻堅奮戰(zhàn)的英姿。6月中旬,記者來到這支被譽為“西海艦隊”的部隊,從他們開展的“贊頌科學發(fā)展成就、忠實履行歷史使命”教育活動中,感悟到了“西海艦隊”的發(fā)展變化,感受到了“西海人”的無悔堅守。
變化的是觀念,不變的是信念
初夏的西北大地生機盎然,參加教育活動的軍代表從西北、華北匯聚“西海艦隊”軍史館。這里陳列著半個多世紀以來一茬茬軍代表用青春、智慧和生命監(jiān)造的數(shù)百件裝備模型,是“西海人”的精神殿堂。
一幅幅發(fā)黃的照片,一座座閃亮的獎杯,一件件精致的模型,讓老一代軍代表回味起激情燃燒、拼搏不息的歲月,讓新一代軍代表感悟到輝煌成就源自堅守和奉獻的真諦。
在思想多元、觀念變化的今天,軍代表們常常會面臨多種困惑。軍代局政委張寶軍告訴記者,只有把堅定的理想信念根植于靈魂深處,軍代表的人生才不會迷航。
他們圍繞“弘揚西海艦隊精神”組織討論,輔以英模授課、文藝會演、參觀見學等各種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廣大官兵接受革命傳統(tǒng)的熏陶和洗禮。
教育活動中,被譽為“沙海水兵”的軍代表李有泉被請上講臺。“最令我欣慰和自豪的是,數(shù)萬條多種型號軍用飛機輪胎從我手中交付部隊,沒有一條發(fā)現(xiàn)質(zhì)量問題……”話音未落,臺下掌聲響起。
李有泉是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境內(nèi)唯一穿海軍軍裝的軍人,他獨自一人堅守大漠戈壁30年,潛心從事特種航空輪胎監(jiān)造工作,取得的成果5次榮獲軍隊科技進步獎。
“作為‘西海艦隊’的一員,我們要像李有泉那樣,扎根西北、心向大海,讓堅定的信念如巋然不動的昆侖之巔!”軍代局局長楊石寶的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相關(guān)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