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訊 這幾天,街上年味兒漸起,年的腳步近了。
總說城里過年沒年味兒,其實,也許只是你知道得太少。別刷微博了,別盯手機了,若想被濃濃的年味兒包圍,動動你的手,其實可以手到擒來。
南京人從來不缺過年的習俗。南京人的年俗,甚至在全國都獨一無二,那些漸行漸遠的老年俗,在悄悄淡去,但它們在幾代人的記憶里,從來不曾褪色。
現在讓我們把它們找出來,說說那些你不知道的年俗,那些即將消失的年俗,那些讓你輕輕動動鼻子,就嗅到滿心歡喜的年味兒。
昨天,江蘇省文聯(lián)副主席、南京著名民俗學家陶思炎,向我們解說老南京人不得不說的那些“年”。
灶王爺的原型竟然是“它”!
灶神的原型是誰?恐怕你再也想不到,答案竟然是“小強”——蟑螂!
陶思炎說,唐朝以后,各種民間故事書里看到的灶神多數都姓張,叫張定福什么的之類。關于灶神的原型一直有很多說法,有的說是神,有的說是人,但他們其實并不是真的灶神的原型?!罢f起來很奇怪,也挺有意思,灶神的真正的原型是個什么東西呢?是個小動物。會飛的,顏色發(fā)紅的,經常圍著鍋臺轉,叫什么?蟑螂?!?/p>
為什么會是蟑螂?陶思炎說,南京人叫蟑螂叫帚馬雞,過去南京流傳一種說法,說帚馬雞是灶神的馬,但是實際上它就是灶神,古人認為它是灶神的精神,可以幻化為人。在一些出土的灶具上有這種小動物的紋路形象。
在唐朝以后都說灶神姓張,蟑螂的諧音是“張郎”,變成了張家的兒郎?!八院髞硖瞥院笳f到灶神的時候,不論叫張某某,總之都姓張?!?/p>
灶王爺的原型竟然是人人喊打的“小強”,讓人有些接受不了,不過陶思炎笑說,這個不奇怪,人類都是從原始崇拜的遠古社會來的,很多的動物都曾經是人們的崇拜物,后來逐步給它合理化,由物變人,由避兇變?yōu)榧{吉,逐步符合我們當代人的生活習慣。
除夕夜讓孩子動動手
要找年味兒,并不復雜,只要你動動手——你聽說過除夕夜有一個對年味兒手到擒來的年俗嗎?叫照虛耗。
陶思炎說,除了年夜飯之外,除夕夜還有一些其他的民俗活動,有一個叫做照虛耗。什么叫照虛耗?就是小孩子點著燈籠,在自己家到處去照照,床底下、大櫥背后,凡是偏僻的角落都去照一照。虛耗,就是鬼的一個別稱,把虛耗之鬼趕走,避開一些不吉的因素。實際上,這個虛耗是指老鼠,老鼠讓這家的東西虛耗掉,所以叫“虛耗”。他表示,照虛耗原來是驅陰的意思,后來演變成為照元寶,除夕用燈照,看看有沒有元寶。另外在我們南京還有一個獨特的民俗,就是除夕夜喂鼠娘,給小老鼠喂吃的,比如到下午黃昏時分之前,在門楣上一些偏僻的角落,在櫥頂上,放一些小糕點給老鼠吃。因為老鼠這天要嫁女兒,“贊助”它們吃飽了走路,這個很獨特。
過去在民間有不少老鼠嫁女的年畫、剪紙。陶思炎認為老鼠嫁女和喂鼠娘的意思是迎接新年的,因為地支中間老鼠配的是子,子鼠,子時是新年來到的時刻。
大年初一第一個字很重要
在過年期間,南京還曾經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有趣的風俗,叫響卜。什么意思呢?陶思炎說,人們?yōu)榱艘懭〖?,除夕的晚上在水缸里面放一個瓢,第二天它指著什么方向,就按什么方向走,自己不能開口,聽人家講話,當聽到第一句話的時候,趕快回家,回家以后大門一關,在廚房里面做判斷,那句話的音,最后的音是屬于什么調的。這是個很雅致的習俗,中國的五調,宮商角徵羽,這個字屬于哪個調,然后判斷今年年景怎樣。
但是每年做這樣的響卜,占卜下來都是好年景,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當我們大年初一上街碰到別人,人們說的第一句話是什么?恭喜恭喜。聽到恭字,馬上轉身回來,恭是宮調,所以都是好年景。”陶思炎笑說,這是過去過年一種特殊的游戲,現在已經沒有人去做它了。
“陀螺落”舌尖上的南京年
南京過去有個年食“舂米粉”。陶思炎說,在他家里他是第四代南京人,家族在南京已有100多年,按照他們家的習慣是大年初一早上吃面條,大年初二早上吃糯米飯,大年初三初四就是糍粑,放在澡盆里面做成年糕,切成一塊一塊的。有時候踏歌舂米粉,走到街上就聽到家家戶戶舂的聲音,濃濃的年味也出來了。
南京過年還有一個獨特的食品叫陀螺落,是面粉,中間是空的,一團一團的,有點像小時候抽的地下滾的陀螺,所以叫陀螺落?!斑@是南京獨有的,在清朝以后,民國初年之前祭祖用的,祭祖后人也可以把它吃掉?!?/p>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