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選上演“三英”戰(zhàn)
編者按
4月7日,擁有超過12億人口的印度開始了即將持續(xù)5個星期的議會選舉。大選的結果將決定以下三人誰將從辛格手中接過印度總理的權柄:去年在《時代》雜志年度人物網絡票選中驚艷世界的人民黨候選人莫迪,44歲的國大黨副主席、甘地家族的繼承人拉胡爾·甘地,掀起政壇反腐風暴的新秀、平民黨主席凱杰利瓦爾。印度政壇將經過怎樣一番風雨之后實現(xiàn)“生態(tài)平衡”?《中國經濟周刊》特約記者將在大選期間帶領我們零距離觀察印度政治生活中的眾生相。
4月7日,被稱為世界上參加規(guī)模最大、人數最多、持續(xù)時間最長的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大選正式拉開帷幕。
從當地時間上午7時到下午5時,在印度東北部阿薩姆邦和特里普拉邦的6個選區(qū)有700多萬選民在10000個投票站開始投票選舉。各黨派競選的是阿薩姆邦在印度人民院14個席位中的5個和特里普拉邦2個席位中的1個。
對于此次在東北部的選舉,執(zhí)政黨國大黨寄希望于其在阿薩姆邦的首席部長(該邦的最高行政長官)塔倫·戈戈伊所取得來自穆斯林移民、茶園工人和部落群體的選票。而最大在野黨和反對黨印度人民黨則寄希望于其明星總理候選人納倫德拉·莫迪的“莫迪效應”來吸引選民。地方黨和左翼政黨也希望能贏得更多席位。
今年,印度全國共有登記投票的選民約8.14億,投票從4月7日開始,5月12日結束,分9個階段進行,長達36天,計票工作將在5月16日舉行。新的人民院預計將于5月31日前正式組成。屆時,新一屆政府也將產生。
莫迪:人民黨明星候選人為何強硬
本次大選,參選的各類政黨很多,熱門看點也很多,最值得關注的是下屆總理熱門人選——納倫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這個極富爭議的“強硬派”人物被不少印度媒體民調看好。
莫迪是極右民族主義政黨——人民黨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長和總理候選人。他改革與治理下的古吉拉特邦被譽為“印度的深圳”。該邦工農業(yè)增長均高于印度平均水平,以經濟社會發(fā)展顯著、治安管理嚴格和高效低腐敗出名。
《中國經濟周刊》特約記者曾經在“2013年活力古吉拉特邦”的活動上聽過他的演講,他講話聲音高亢洪亮,喜歡做手勢,被稱作“強人”。今年,他的個人競選承諾是:“將不惜一切努力完成黨的許諾,不會做任何尋求個人好處的事,做事不會出于惡意。”
莫迪也有“歷史污點”。因為他的放任,2002年古吉拉特邦發(fā)生了駭人聽聞的印度教徒殺害穆斯林的慘案,2000多名穆斯林死亡,美國政府為此不讓莫迪入境。不過,此次大選前美國駐印大使卻專門與他會面,可見他在此次大選中的呼聲之高、當選幾率之大。
另外,他強硬的極右主張始終令他難以擺脫爭議,他在對華和中印邊界問題上近期也開始放狠話。不過,人民黨以前在對華關系上的特點是“在野時強硬,上臺后軟化”。
莫迪所代表的人民黨在大選開始當日重磅推出自己的選舉綱領,其強調“傳統(tǒng)、才能、旅游、貿易和技術”,許諾建立一個覆蓋全印的高鐵網和100座新城市。其在政治理念方面也分五點,即一切哲學和宗教思想必須以印度為中心、一切執(zhí)政思想必須以印度憲法為基礎、一切政府權力必須歸于人民、政府的一切期待追求必須是百姓的福祉、政府的最終經濟目的是讓所有人獲益。
在對內經濟方面,人民黨主張減少稅收、控制通脹、打擊奸商黑市、保護中小業(yè)主、不對外資開放多品牌零售市場等。其對宗教的態(tài)度變得比較溫和,開始傾向世俗化。
甘地家族繼承人的優(yōu)勢:歷史+農民
相比之下,已經連續(xù)執(zhí)政兩屆的國大黨政府已然是日薄西山。在其長達10年的執(zhí)政期間,政府發(fā)生了一系列大宗腐敗案件,經濟發(fā)展也不給力,物價飛漲,民眾抱怨。相比于莫迪,尼赫魯—甘地家族的新一代繼承人、44歲的拉胡爾·甘地(Rahul Gandhi),作為毫無從政經驗的新手,似乎也無力與之抗衡。
但是回顧10年前的2004年大選,所有代表中產階級的媒體預測當時執(zhí)政的人民黨可以連任,理由是國內宏觀經濟指標向好、“世界辦公室”的稱號又令“印度大放光彩”。然而,他們卻忽視了印度最大的票倉是占人口近八成的農民。打著農民福利旗號的國大黨最終勝出,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更何況國大黨還具有深厚的歷史根基和基層組織優(yōu)勢。
10年后的今天,那一幕會重演嗎?
反腐斗士能否成為黑馬?
除了上述兩大傳統(tǒng)勢力,印度政壇的新秀也很值得關注,特別是從反腐敗運動脫穎而出的平民黨(也被稱為“普通人黨”)及其主席阿爾溫德·凱杰利瓦爾(Arvind Kejriwal)。
印度的議會民主制承襲自英國的自上而下的機制,因而缺乏基礎,選出來的政治家往往仍然是家族世襲的候選人,賄選成了“窮人的狂歡”。
但前兩年,印度爆發(fā)聲勢浩大的以活動家安納·卡扎爾為首的民間反腐運動,平民黨主席凱杰利瓦爾是安納的得力干將。凱杰利瓦爾在去年年底首都新德里的選舉中勝出,擔任首席部長,令外界驚嘆草根政黨崛起之迅速。不過其在新德里執(zhí)政49天后不滿議會未通過反腐敗法案憤而辭職。如今,他決定在印度圣城瓦拉納西跟人民黨的莫迪一決高下,一場政壇新秀與老將的較量將在5月7日展開。
有專家認為,年輕的平民黨的影響力可能只局限于首都,難以在全國與人民黨和國大黨抗衡。但在意外頻出的印度大選中,誰說得準呢?
印度人民院大選
印度是聯(lián)邦制國家,議會實行兩院制,分為聯(lián)邦院(議會上院)和人民院(議會下院)。印度人民院選舉每5年舉行一次。印度選舉按照劃分選區(qū)的方式來進行,每個選區(qū)選出一名代表議員。印度人民院共有545個席位,其中除2名議員由總統(tǒng)直接任命外,其余543名議員均由直接選舉產生。按照印度憲法規(guī)定,只有獲得人民院過半數席位(即272席)的政黨才有權組閣,成為執(zhí)政黨,其領袖出任政府總理。(記者 馮雨)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