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9萬莘莘學子,5.6萬考生實現異地高考。
學生:我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隨父母到了江蘇這個地帶,在這邊讀書已經快要12年了。
解說:
改革28個省份的步伐,有快有慢,改革的門檻有高有低。
學生:因為這里的同學和老師都是很熟悉的。
解說:
面對全國2億多流動人口,高考綜合改革呼吁多年。
《新聞1+1》今日關注:異地高考,改革一小步,民生一大步。
評論員:
晚上好,歡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高考馬上就要開始了。今年我們就來關注高考。
好,今年高考有多少人,教育部公布的權威數字是939萬。今天我們要關注是他們中間一個非常小的群體,5.6萬隨遷子女就讀地高考的學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異地高考的學生。我們關注他們的命運,以及未來有可能參加異地高考的學子們的未來。
考生家長:
一種鼓勵吧。
出租車司機:
參加的出租車也越來越多了,然后私家車這邊也比較多,全世界都在關注這個事,讓愛心一點一點傳遞下去吧。
解說:
還有兩天,2014年的高考就要開始了。每年的這個時候,成千上萬的家長、考生甚至全社會都在為這場戰(zhàn)斗準備。
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全國考生達到939萬,而其中首先感到幸運的是5.6萬名可以異地參加高考的考生。于楊就是這5.6萬名幸運兒中的一名,她的戶籍在內蒙古,而讀書的地方是廣西南寧。今年首次放開異地高考,她有幸搭上了頭班車。
南寧二中高三考生 于楊:
不熟悉環(huán)境,然后教材學的也不一樣,然后要重新學很多東西。
解說:
于楊是南寧二中高三的學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她就隨父母從內蒙古來到南寧讀書。像她這樣戶籍不在廣西的考生,只要同時符合初、高都在廣西就讀,父母有一方在廣西有合法穩(wěn)定職業(yè),并且居住三年以上這三個條件就可以在廣西參加高考,而在南寧像于楊這樣的搭上頭班車的考生有331名。
在江蘇今年是異地高考方案實施第二年,全省報名人數猛增了7倍,達到2995人。朱蕓蕓老家在安徽巢湖,10歲那年,她轉學來到南京看看姐姐的經歷,她從未想過在南京參加高考。
朱蕓蕓:
因為我們家有三個孩子,前兩個都沒有達到這個,所以都回老家了。
解說:
朱蕓蕓在江蘇上高一時,江蘇異地高考方案還沒出臺,父親朱映榮跑斷了腿,操碎了心。
朱蕓蕓父親:
我想了很多的辦法,想把戶口搞過來了。
解說:
朱蕓蕓成績不錯,幾次高考模擬考試都達到了本科分數線,現在能夠趕上異地高考政策,父母對她的未來更有信心。
朱蕓蕓父親:
一個農村的孩子,能不能進入城市,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轉折點。
解說:
朱蕓蕓姐姐的眼中,異地高考政策不僅給了妹妹平等受教育的權利,更保障了她擁有一個幸福的童年。
朱蕓蕓大姐:
我覺得我妹妹不僅是我們幾個當中最幸運的,也是我們幾個當中,就是能在爸爸媽媽身邊最幸福的一個。
解說:
既2013年,12省份率先打破戶籍限制之后,近年又有北京、上海、廣東、青海等16個省份破冰異地高考。截止到目前為止,尚未實現異地高考的還有陜西、甘肅和西藏。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