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常委、教育部原副部長吳啟迪1995年曾被公推為同濟大學校長。可惜,這種推舉方式并沒能得到堅持和深化,相反,任命成了主要方式,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空降校長”,早已司空見慣。結果,按現(xiàn)在的校長產(chǎn)生方式,校長成不了教育家,教育家也成不了校長。(3月4日《中國青年報》)
盡管,《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強調(diào)“完善中國特色現(xiàn)代大學制度”、“推進政校分開、管辦分離”,公選校長就是應有之義;盡管,今年初教育部公開選拔直屬高校校長改革試點工作已在東北師范大學和西南財經(jīng)大學兩所大學展開,但是,迄今為止,“公選”的主持部門仍是政府部門,而不是以大學內(nèi)部師生代表為主體組成的校長遴選委員會,并設置了難脫“行政化”窠臼的行政資歷要求,這就與建立現(xiàn)代化大學制度的目標要求不相適應,這項改革只不過是小打小鬧,并不徹底。
現(xiàn)在,人們面對“空降”校長手足無措無能為力。由于師生們事先對其教育理念、治校經(jīng)驗、治學水平、發(fā)展目標等并不知曉,只能任其施展,即使發(fā)現(xiàn)新校長不勝任,師生們也無可奈何。而且這樣的“空降”校長,除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干部,到了一定的年齡無法晉級才經(jīng)常被“空降”到學校擔任領導,更有地方其他官員普遍“轉行”到學校任職,這種制度安排根本不是從教育出發(fā),而是從安排官員的角度出發(fā),試問:“教育家”從何而來?人民滿意的教育從何而來?
筆者曾寫過《“官僚”之下無教育》的小文,認為,當大學校長已經(jīng)變成官僚,這樣的校長,要想成為教育大家梅貽琦先生眼里“校長,其實就是給師生搬凳子的人”,何其難也。大學如此,中小學又如何呢?不爭的事實是,如今的教育局長大多不是教師出身,而是從平級官僚中“空降”而來,這些人本身就已經(jīng)八面玲瓏,很會對上負責,自認為官道一樣官理一樣,卻不知道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官僚局長之下的校長,其“天生”的官僚習氣,也就可想而知。請問:一個不做“教育家之夢”的校長,又怎么能夠帶領師生回答“錢學森之問”?
全國政協(xié)委員、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楊春時早在10多年前就提交提案要求公選大學校長,可是迄今為止這種改革步履維艱。3月3日,記者采訪前來參加兩會的全國政協(xié)委員、東北師大黨委書記盛連喜教授,他竟然稱上級部門有規(guī)定,不允許學校擅自談論此事,所以也就不能發(fā)表意見。由此,不難想象,要想制止“空降”校長,簡直就像白日做夢,也像一盆冷水,澆滅了那個比天還大的“錢學森之問”。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