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是一個虛構的小說情節(jié):3年前,感覺危險正在一步步逼近的蔡愛華,報警將情婦周青送進監(jiān)獄;兩年后,刑滿釋放的周青向江蘇省紀委舉報蔡愛華涉嫌受賄以及生活腐化等問題,蔡隨后被“雙規(guī)”和逮捕。(3月16日《大河報》)
“情人反腐”雖然不能當做反腐敗的可靠途徑,但也畢竟是意外收獲。這種用來表達愛恨情仇的私人恩怨,本來與反腐敗的政治意義相去甚遠。之所以也能將其冠以“情人反腐”,是因為反腐敗的力度和手段有點捉襟見肘。這就像人們在正常收入不是很高的情況下,偶然中一次獎也是可喜可賀的。那么,這起情人反腐為何“仿佛是一個虛構的小說情節(jié)”?
“虛構”是憑想像編造出的現(xiàn)實生活中并非存在的“故事”,其中還不乏捏造和偽造。歸納起來就是,在說法上存在,但在現(xiàn)實中不存在。而發(fā)生在江蘇省揚州市原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蔡愛華身上的“情人反腐”案,離奇得仿佛是一個虛構的小說情節(jié),其中的“虛構”卻是常識下不成立而事實上發(fā)生了。因此,讓人匪夷所思,感覺仿佛是虛構的。
讓人覺得虛構的東西,必定是突破了人們的常識,產生“怎么可能呢”的疑問。按照體制彰顯的制度,具體到法律法規(guī),這起“情人反腐”案的情節(jié),多處令人不可思議:怎么可能呢?暫且不說一個熱衷于與情人廝混的好色之徒,怎么會從人事廳綜合計劃處處長平步青云,被提拔為揚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就從把情人送進監(jiān)獄這件同樣有點“虛構”的事說起,已經夠讓人覺得虛構的了。
按常識推理,當情人反目并形成對自己威脅時,委曲求全甚至殺人滅口都有可能,但將昔日情人送到一個鼓勵檢舉揭發(fā)、帶罪立功的地方,除非自己身上沒有污點,否則不是找死么?但污點在身的蔡愛華不但這樣做了,而且在昔日情人服刑期間檢舉他腐敗、賣官等情況下平安無事。要讓人們接受這樣的事實,在認知的兩個要件中,必須否認其中一個,或這個“檢舉”情節(jié)是虛構的,或相關的司法機構是“虛構”的。事實上,司法機構是實體,不可能虛構,那么,相關的制度就是虛設的。蔡愛華正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權大于法,他完全可能用權力操控法律。致使周青在南京市看守所服刑期間,向管教人員檢舉蔡愛華腐敗、賣官、報假案,但沒有得到回復。這是“故事”的虛構還是制度的虛設?發(fā)生了這種有悖于情理和法理的,讓人產生“虛構”之感的“故事”?
然而,蔡愛華的最終落馬,并非法網恢恢,疏而不漏,還是因為愛恨情仇引發(fā)的個人恩怨?!拔羧涨槿私z毫不顧及往日情分,這是周青沒有想到的。從她被關進看守所的那天,才真正下定了舉報蔡愛華的決心?!钡珯嗔χ旨热荒苌斓奖O(jiān)獄里,在監(jiān)獄外就更加放肆了。重獲自由的周青,噩夢還在繼續(xù)。由于她一輪又一輪地上訪、申訴和檢舉,給她帶來了希望,也帶來了危險?!?月的一天,她在家看電視時,突然聽到門口有腳步聲,防盜門的貓眼被捅開,一只鐵鉤子伸了進來,門被撬開了。八九個身穿便裝、操揚州口音的男子沖進來,沒有出示任何證件,把周青按倒在地銬了起來,連鞋子也沒讓她穿,就把她帶到了南京市新街口派出所?!比绻€基于一個法治社會的前提,結合舉報貪官遭遇這樣的不測,二者之間,至少其中之一是虛構的。假如后者的遭遇是事實,那么,前者就是一個在權力操控下的形同虛設的法治環(huán)境。
因此,這起“情人反腐”給人以“仿佛是一個虛構的小說情節(jié)”,既說明了反腐敗面臨的困境,又暴露了權大于法的制度弊病。如此類似于玩“無間道”的反腐敗都這樣曲折離奇,試想通過制度主動發(fā)力,清除權力腐敗,似乎就更顯得“虛構”了。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