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3月19日捕殺一匹大灰狼之后,3月23日,滕州警方又活捉一只疑似狼的動物。在有關方面宣稱這是一匹“白色母狼”后,有人卻稱,這根本不是狼,而是自己養(yǎng)的哈士奇。然而面對“是狼是狗”的疑惑,滕州市林業(yè)局等有關部門卻選擇了回避。一個看起來很小兒科的問題,硬是拖了5天還沒弄清楚。(3月28日《齊魯晚報》)
針對滕州發(fā)現(xiàn)的“狼”,專家專程鑒定,通過對該動物的眼睛、毛色以及和人的親近程度的觀察,認定所謂的“狼”只是寵物犬哈士奇。出于鑒定的科學性要求,專家也建議取其皮毛進行DNA鑒定。事實上,棗莊方面也曾堅持表示要進行DNA鑒定。應該說,若能落實到位,就不該一拖再拖,為何“狼狗疑云”會陷入難解的僵局?
我們不妨梳理一下近期有關于“狼狗之爭”的報道,最初,有媒體報道,3月23日上午,山東棗莊滕州警方再次抓獲一只狼,經(jīng)動物園工作人員鑒定為五歲左右的白色母狼。但隨后,有網(wǎng)民卻稱所謂“母狼”其實是自己家5歲的哈士奇寵物狗。自此,有人質(zhì)疑警方作秀,也有人批評動物園工作人員水平低,更有人指這是翻版“周老虎”。
輿論的質(zhì)疑顯然是出于習慣性,是在對權力投不信任票,對此,當?shù)卣块T尤為必要以真相澄清此種質(zhì)疑。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前段時間信誓旦旦要進行DNA鑒定的棗莊市林業(yè)局至今也未通過官方形式對鑒定過程及結果進行公布,面對媒體的追問,相關部門卻避而不答,如此三緘其口的姿態(tài),不得不讓人心生疑慮。
在是狼是狗的爭執(zhí)背后,究竟有怎樣的利益博弈?當初對外發(fā)布斃“狼”和捕“狼”的消息,是不是確如網(wǎng)民所質(zhì)疑的那樣,為謀求政績光環(huán),對外作秀?或者,心知鑒定結果可能顛覆此前的結論,恐招來進一步的質(zhì)疑和批評,比如,為何當初鑒定那般草率?若非如此,我們實難找出相關部門對外保持緘默的原因。
狼也好,狗也罷,歸根結底,盡早給出結論關乎政府公信力。因此,我們期望當?shù)卣軌驋侀_一切思想包袱,正視輿論訴求,及早撥開“狼狗疑云”。若確有工作失職或不到位,承認“誤捉”了,也不可能抹殺背后的努力與辛苦,相反,會彰顯知錯就改的坦蕩胸懷。若反省并加以改善,更能獲得民眾諒解。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