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調查稱中國內地部分洋奶粉價格為原產地4倍。媒體稱,乳企借成本上漲和升級配方虛漲價格,內地的部分“洋奶粉”售價為全球最高水平。有人說,洋奶粉的高定價,或許可以歸因到內地消費者的消費心理。(5月16日《廣州日報》)
國產奶粉的“跳樓價”賣不過洋奶粉的“暴利價”,這就是最真實的市場現(xiàn)狀。隨著洋奶粉一次次圈地搶錢,國產乳企的怨憤情緒堪比竇娥。面對洋奶粉的高定價,板子終于一次次打在“消費心理”的屁股上。
但問題是,安全才是最后的底線。從大頭娃娃到三聚氰胺,國產奶粉已經(jīng)透支完市場公信。所謂“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何況這些年奶粉安全問題若隱若現(xiàn)?
愛國貨,更愛孩子。這就是市場最樸素的邏輯。《2009年至2012年中國奶粉市場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自“三聚氰胺事件”發(fā)生后,消費者對本土奶粉的不信任導致進口奶粉沖擊國內市場,洋品牌在高端市場的占有率由2008年初的70%上升到目前的85%。需求決定價格,誰都知道洋奶粉就是利潤高,但是誰逼著國內消費者去爭先恐后當“冤大頭”呢?
市場從來沒有“好消費者”與“壞消費者”之分,“愛國牌”也不會回回贏,質量、唯有質量與服務,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鄧海建)
(責編:安文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