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jié)應給家長放半天假
今天是六一兒童節(jié),孩子最想怎么過?調查顯示,四成的孩子愿放棄玩耍不要禮物,只想讓父母陪陪自己。
按規(guī)定,六一節(jié)14歲以下的兒童可以放假一天。但孩子放假,家長“添堵”,今天是周五,很多家長還要上班,沒時間陪孩子,只能讓其“家里蹲”,做城市里的“留守兒童”。
有家長認為,關愛孩子就是給孩子禮物,但調查顯示,孩子最喜歡的還是和父母一起做游戲,希望家長有更多的時間陪陪他們,而不是只關心他們的成績、健康。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父親下晚班回到家,很累,這時兒子問他,“爸爸,你一小時能賺多少錢?”“你問這個干嗎?”父親不耐煩地說。“你告訴我就可以了。”“十美元,趕緊去睡吧!”孩子從枕頭底下掏出積攢多日的零花錢,說,“爸爸,我有十美元了,明天可以買你一個小時,陪我一塊吃晚餐嗎?”
能和家長一起過節(jié)就行,說起來,孩子的這個要求并不高,可很多家長也是人在單位,身不由己,不敢隨便請假。正因為如此,如果六一節(jié)能統(tǒng)一給家長放半天假,讓他們不再惦念工作,就是最好的辦法。
在一項網絡調查中,有九成網友支持這一建議,也有人大代表對此公開倡議,在國家沒有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情況下,地方上可以先試先行。當然,也希望有單位能用實際行動來響應,這其實也是關愛員工的人性化體現(xiàn)。
陪孩子玩耍,并非浪費時間。在某些方面,孩子也可做家長的老師,比如好奇和童真。
六一節(jié),家長不妨給自己放半天假,陪孩子一起玩耍。對孩子來說,這或許是最好的兒童節(jié)禮物。
減負之后天天都是兒童節(jié)
前些天,教育部發(fā)布《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公開征求意見。其中針對5~6歲學齡前兒童指出,“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教育部這一指南對孩子的要求并不高,但對家長的要求就有些高了。
放眼望去,有幾個家長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園教育小學化成為必然。如果幼兒園不怎么教孩子識數(shù)認字,多是帶著孩子游戲玩耍,家長還可能覺得幼兒園沒干正事兒,另擇下家。所以,教育部的這一指南與其叫兒童學習和發(fā)展指南,不如叫兒童教育指南,先給家長的期望值“減負”,孩子才能真正減負。
家長常犯兩個錯誤,一是揪住孩子的錯誤不放。我有個侄子算數(shù)學題時容易出錯,我嫂子就經常說孩子是天生的粗心,咋說都不管用。其實,只要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比如,多檢查兩遍,倒過來算一算,這種錯誤很容易減少??伤宦牐€是一味批評,直到讀了《卡爾·威特的教育》,學會鼓勵夸獎了,不再說孩子粗心了,孩子錯誤也就減少了。
二是揠苗助長,急于求成。讓孩子接受的知識應符合其認知水平,記得我上小學一二年級時語文課本上有句話,“地球繞著太陽轉,月亮繞著地球轉”。孩子在感性認知階段,所接受的知識應符合其直觀經驗,不能超出其理解范圍。在孩子看來,太陽也是繞著地球轉的。但只因課本上說了,多數(shù)孩子也就不加質疑地服從了“權威”。表面上看這宣揚了科學知識,實際上是對科學精神的傷害。
總之,“一切為了孩子”,不只是意味著要舍得在孩子身上投入,更意味著要尊重孩子的天分和選擇,尊重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只有給孩子減負,才能讓孩子有一個自由快樂的童年,才可能天天都是兒童節(jié)。
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20年前的冬天,一個出生1個多月的女嬰被人遺棄。幾個月后,女嬰被一個美國家庭收養(yǎng)。時光荏苒,昔日的女嬰已長大成人,并考入耶魯大學。前段時間,女孩夏華斯來中國尋親。
不知道她的父母看到這樣的新聞是怎樣的感受,是否還愿意和當年他們所丟棄的女兒相認。我們常說,孩子是父母心頭的一塊肉,但總還有一些父母將孩子丟在街頭。
兩周前,我和朋友去蘭考看望袁厲害和她收養(yǎng)的那些孩子。這位普通的婦女,20多年來已經收養(yǎng)了上百名棄嬰,最大的已經大學畢業(yè),最小的還在襁褓之中,多患有先天疾病。
她家里目前還有20多個孩子,他們都管袁厲害叫媽。在和我們做活動的過程中,孩子都表現(xiàn)得很聰明,很聽話。臨走時,有個孩子送我們一幅畫,上邊寫著“我愛爸媽和我家”。
時過境遷,不知道他們的親生父母看到這一幕會作何感想,會不會想著去看望下自己的骨肉,會不會后悔在某一個夜晚將孩子輕放在路旁。但看得出,孩子想他們。
每一個孩子都不應被放棄,如果醫(yī)治及時,有些先天疾病本無大礙,也能治好,只要父母不放棄,政府肯支持。即便有些先天缺陷,還有的可以自愈,有的也不妨礙其日后成才。愛因斯坦5歲時才學會說話,海倫·凱勒19個月大時便因高燒失明失聰,但他們的父母并沒放棄,也看到了他們的成功。
身為父母者,請握緊孩子的手,陪著他們一起快樂成長;手握公權者,也請拿出相應的保障措施,讓家長不再因為無錢醫(yī)治而將孩子遺棄在路旁。(韓青)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