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湖南新邵熱烈祝賀,后有山西大同主動“返貧”,“國家級貧困縣”正在成為一個令人五味雜陳的詞語。
16年前,在以小康為政績的年代,大同縣申請到“小康縣”稱號。但在此后的10多年中,大同縣與其他戴著貧困縣帽子的縣比,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人生”。一頂貧困縣的帽子,不僅意味著大量資金、項目,還有來自各方面的支持。于是,大同縣看著“鄰居”藏富,自己也開始了“逐貧”,并終于成功入列。(詳見今日《河南商報》A13版)
無論是無法遏制的熱烈祝賀,還是“覬覦”貧困政策十幾年,最終將貧困縣稱號收入囊中的返貧舉動,它們的目的其實都殊途同歸:試圖獲得更多來自上級的政策與資源幫扶,進而在快速發(fā)展中獲得更多的地方政績。譬如新聞就提及,自獲國家級貧困縣稱號后,大同縣短時間內(nèi)已跑下來1000多萬元資金以發(fā)展黃花產(chǎn)業(yè)。
貧窮并不光榮,正因如此,主動返貧的分裂式“縣格”才更值得反思。理由顯然,一旦被評定為“國家級貧困縣”,不僅有大量政府轉(zhuǎn)移支付,更有優(yōu)惠政策眷顧。而小康縣返貧的成功,則折射出當前國家級貧困縣評定乃至扶貧政策出現(xiàn)了價值偏差。
一個是,對貧困縣的評定甄別準確度還遠遠不夠,多停留在材料審核上,少實地考察。只要申報者的相關(guān)材料表現(xiàn)得“其情可憐”,只要地方能夠含糊通過有關(guān)考察,甚至搞掂其中的評審者,連大同縣這樣的“小康縣”也能被評為“國家級貧困縣”。另一個是,當下的貧困縣認定以及隨后的扶貧,也還停留在較低的政策層面。往往是給錢給物給政策了事,而很少去務(wù)實地促進貧困地區(qū)由貧致富的內(nèi)在發(fā)展能力提升。
封閉且存在過度物質(zhì)幫扶缺陷的國家級貧困縣評定,不僅會令扶貧初衷在現(xiàn)實中被扭曲,甚至會傳遞給地方政府錯誤的認識與驅(qū)動力。這與對上負責的政績考核體系相結(jié)合,就會衍生出地方政府對貧困縣帽子的過度追逐——本為造血式輸入的貧困資格認定與幫扶,最終施助者與受助者都沒有成為真正的贏家。
由小康縣主動且成功返貧成“國家級貧困縣”,無論如何,這都是扶貧政策的恥辱。當下的國家級貧困縣評定扶貧政策必須做出大調(diào)整,迅速建立貧困縣評選退出機制,強化對貧困縣縣政府的責任約束。當貧困縣因為造假就會被取消資格,當貧困縣稱號不再意味著一味的索取,還有更多的公共責任,小康縣主動返貧、打廣告高調(diào)炫貧的鬧劇自然就會減少。
(王聃 媒體人)
相關(guān)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