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開始,繼江蘇、四川、重慶3省市試點之后,央行個人信用報告網上查詢服務試點擴至9省份,增加北京、山東、遼寧、湖南、廣西、廣東6個試點省份(見本報今日13版)。
身份證號碼屬于上述9省市的個人,可以通過登錄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個人信用信息服務平臺,查到個人信用信息提示、個人信用信息概要以及個人信用報告等三方面的信用記錄。
其實,個人信用報告的概念早已有之。它作為公民誠信評級和披露的基礎,在一些國家已經運用多年。一方面,報告能夠基本反映個人的信用情況,減少陌生人社會彼此交往中的不信任成本;另一方面,信用報告運用的領域越廣泛,也越能更大程度地確立社會誠信的價值。在這個意義上,建立個人征信系統是一種必然的趨勢。
在全國范圍內運行的中國人民銀行“個人征信系統”可以追溯到2006年1月。經過多年的發(fā)展,這一系統收錄了全國數億自然人信用信息。而去年8月上線的新版信用報告,通過記錄5年內逾期等細部改進,使個人征信系統更趨完善。
通過信用查詢,人們可以快捷地查到自己的信用情況,其中也包括一些本人都不知情的不良信譽記錄。類似的情形,此前出現不少。它在信用錄入之外提出了一個問題,即信用信息的范疇認定。
以目前來看,信貸記錄、欠稅記錄、強制執(zhí)行記錄、民事判決記錄、行政處罰記錄及電信欠費記錄等信息是個人信用信息的主要構成。然而,大多數時候,于個人而言,這些信息是被“隱蔽”錄入的。以至于只有在主動查詢的情況下,方才獲悉自己有信用污點。換句話說,現有的征信標準劃定權掌握在信息擁有者一方,個人無論在征信標準制定,還是信息獲得層面,都顯得相當被動。
再來看具體的信息錄入,信貸記錄、電信欠費記錄等通常與銀行、通訊公司等特定機構相關,而所謂的欠款、欠費記錄,也是由他們單方面認定的??梢粋€不能忽視的現實是,這些機構在我們的社會中已經處于強勢地位,很多事例中已經暴露其內部規(guī)則、標準充斥“霸王條款”。以不合理漲價、收費等霸王條款推算出的欠款、欠費,該不該納入不良記錄本身就是個問題。再加上前述信息不對稱和被動性,個人甚至難以及時提出質疑。即便征信系統存在異議處理機制,但都不能改變個人在機制設置層面的弱勢地位,其帶來的連鎖性的麻煩亦可想而知。
更進一步看,個人征信系統所建立的公民誠信系統,是自然人為主體形成的誠信網絡,但一個誠信社會除了個人之外,還包括銀行、政府等機構、組織。個人征信將個人信用信息納入強勢機構、權力部門之下,但后者并未納入更廣泛層面的誠信體系下。必須看到,社會誠信系統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社會的良性有序運作,而不是在征信系統下鞏固組織機構的強勢地位,建立一套誠信要求對等的系統,應成為未來進一步完善的方向。(付小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