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臥底職業(yè)偷拍團伙,曝光了其偷拍女性隱私的全過程。據(jù)報道,偷拍團伙所用設備先進且隱蔽性強,包括拐棍、改裝手機等。團隊成員多選擇在天橋、商場以及車站下手,還會安排女成員潛伏進女換衣間偷拍,穿著較少的年輕女子是其主要作案目標(6月11日央視)。
我們當然有理由對違法的偷拍者口誅筆伐,可問題是,我們是否能因為這一偷拍團伙的落網(wǎng)而高枕無憂?面對巨額收益,在偷拍設備日益泛濫的當前,誰敢保證不會有新的團伙為了經(jīng)濟利益而再次出現(xiàn)?
偷拍者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但公民的隱私保護顯然不能完全依靠于秋后算賬的震懾,更主要的是要從源頭上解決問題。團伙偷拍案的背后隱藏著嚴重的偷拍設備泛濫問題,可以說,團伙偷拍案其實是“拍”下了法律缺失的傷口,讓公眾在付出了沉重代價之后,可以近距離地觀看沒有被套上法律韁繩的偷拍設備的買賣與使用而帶來的巨大危害。
偷拍設備變成了菜市場上的“大白菜”,只要愿意花錢,任何人都可以輕松從網(wǎng)上買到,這顯然會給公民個人隱私帶來威脅。此前就有專家呼吁,要盡快完善相關立法制定相應法律法規(guī)來規(guī)范約束偷拍器材的買賣與使用,比如,對偷拍設備的買賣進行登記,對設備的用途和適用范圍加以約束等。央視這次對團伙偷拍案的曝光,無疑是對相關立法緊迫性的最好證明。
毫無疑問,相比對著偷拍者吐口水扔板磚,從源頭上解決問題無疑更加必要。偷拍團伙已經(jīng)用事實告訴我們,在缺乏對偷拍設備買賣和使用的必要法律約束的情況下,每個公民都有可能成為偷拍行為的受害者。(溫國鵬)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