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40年代初期,中共在西安使用的公車
1966年,毛澤東乘坐BJ212檢閱,這種車成為地方領導的座駕
上世紀90年代,桑塔納普通型是黨政機關最常見的公務車
2000年以后,奧迪車一時成為中國公務車的代名詞
“車輪上的消費”一直是三公消費的大頭。近些年,全國各地的“公車改革”試驗紛紛上馬,但效果欠佳。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的《黨政機關厲行節(jié)約反對浪費條例》中“取消一般性公務用車”的規(guī)定,終于給公車改革掛上了擋。
回望中國有公車以來的歷史,從上世紀中后期的“鄉(xiāng)鎮(zhèn)干部鐵絲擰、區(qū)上干部獨眼龍、縣上干部帆布篷”到如今一個處長、科長都有可能坐上“四個圈”,中國公車“車數量越來越多,級別越來越高,但影響卻越來越壞!”到了改革的時候了。
西安市北新街,青磚灰瓦的“八路軍辦事處紀念館”1號院停著一輛黑色的“老爺車”。工作人員說,這輛雪佛蘭,原車1939年從香港購置,主要供“西辦”首長外出辦公乘坐。
1946年“老爺車”隨“西辦”一起撤往延安后就再也沒有了下落。上世紀80年代初“西辦”紀念館籌建,幾經尋找未果后,找到了同時期生產的另外款“雪弗萊”擺進紀念館至今。如今,許多來“西辦”參觀的游客感慨說,這應該是中共最早的“公車”之一。
史料關于中國公車的最早記載可追溯到漢代。《漢書·張敞傳》稱當時“公車”的主要功能是接送舉人赴長安趕考,“公車”后來演變成應試舉人的代稱。
有一個時期,凡是國家的、集體的、公司的車都叫“公車”,因為那個特殊階段幾乎不存在私車。
百度百科對現今“公車”的解釋為:公家的車,黨政機關以及全額撥款事業(yè)單位用車,都稱之為“公車”。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