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掘現場發(fā)現大量碑刻,為研究明清時期隋唐大運河沿線的民俗民風增加了佐證。
今年4月出土“重見天日”的鄭州惠濟橋發(fā)掘現場有了新發(fā)現,昨天,記者獲悉,近幾天在惠濟橋南北河道內,先后出土10余塊明清殘碑,上面記錄著幾百年前捐資修廟的事跡,考古專家稱,這些碑刻的發(fā)現,為研究明清時期隋唐大運河沿線的民俗民風,提供了詳實的資料。
昨天下午4點,冒著細雨,記者來到天河路惠濟橋村惠濟橋發(fā)掘現場,惠濟橋三個石拱下已打好木樁,南北兩側隋唐大運河河道輪廓清晰可見,河道西側一棵樹下,10余塊殘碑靜靜地躺在黃土上,被雨水沖刷得干凈清晰。記者走近一塊殘缺的石碑前,上面的繁體文字工整飄逸,碑名為“重修碑記”,碑文鐫刻著“蓋聞默佑陰庇神……夫子之精忠大義……”等內容,由于石碑殘缺,語句難以連貫,落款為“雍正十一年”,碑身周邊印刻著銅錢、飛龍、花卉等圖案。
據負責現場發(fā)掘的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汪松枝介紹,石碑是在對大運河河道發(fā)掘時發(fā)現的,根據碑刻文字判斷,主要是明清一些廟宇石碑,內容為捐資建廟的記錄,如捐資人姓名和銀兩等。據村里老人講述,附近曾有一個三官廟,民國時期這座廟還在,后來廟宇被用作校舍,解放后新建學校后,廟宇被廢棄,村民將廟宇石碑扔進河溝。其中一些石碑,年長村民還有印象。關于石碑的價值,他說:“這些石碑屬于隋唐大運河兩岸的附屬遺產,為豐富研究明清時期大運河兩岸的民俗民風,提供了詳實資料?!?/p>
?。ㄒ娏曈浾?張叢博 文 首席記者 陳曉東 實習生 張琮 攝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