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鄭州
熊兒河是流經(jīng)鄭州市區(qū)的兩條河流之一,源起于鄭州市區(qū)西南30里的鐵三官廟,西南至東北流向,經(jīng)馬溝、荊胡、王胡寨、高寨,在潘張分為東西兩支分別進入市區(qū),在東豆腐寨匯合一起。折向北流至舊城南關(guān)西過德濟路,折而順南城外東流,至二里崗附近再折向東北,過祭城東匯七里河,最后流入賈魯祠,東風渠修成后,接東風渠再入賈魯河。
熊兒河為季節(jié)性排水河,是鄭州市城市防洪骨干河道之一,全長21.4公里,流域面積78平方公里,建有交通橋14座、鐵路橋一座、攔河閘一處、渡槽二處。兩岸植有樹、草、花,翠枝隨風舞,清水緩緩流,熊兒河以它秀麗的景色,與金水河一南一北點綴、調(diào)劑了鄭州人的生活。
后來由于源頭枯竭,加之沿途越來越嚴重的污染,成了一條人人厭惡的臭水河、污泥溝。雖經(jīng)多次治理, 終未能徹底解決問題。
1998年金水河濱河公園建成后,鄭州市即開始規(guī)劃熊兒河的治理和濱河公園的建設(shè),治理工程從2002年開始,先后完成了拆遷、截污、疏挖、護砌、橡膠壩、補充水源、建筑物配套等工程,使污水流淌、臭氣熏人的熊兒河得到徹底改觀。接下來又在熊兒河市區(qū)段建設(shè)了濱河公園,公園全長11.24公里,其中東支長1.95公里, 西支長2.13公里,干流長6.98公里,總面積391600平方米。
老鄭州
公園設(shè)計按照以人為本的原則,體現(xiàn)生態(tài)建園的主題和休閑娛樂、運動健身的兩大功能,全線分成地方特色區(qū)、歷史文化區(qū)、園林觀賞區(qū)三個景區(qū),自西至東分布著松風聽濤、鐵路文化、竹篁幽深、夏蔭可人、熊兒溯源、商陶花海、梅嶺初雪、運之魂、芳苑春曉、紫薇園、沁香園、桂馨園等12處景點,種植各類樹木14841株,綠籬6420平方米,草坪114400平方米。楊柳低垂,綠草如茵,百花芬芳,清水流翠,昔日飽受污臭之苦兩岸居民如今徜徉在美麗的熊兒河畔,話古今,賞美景,留戀忘返。
說起熊兒河,就不能不說熊兒河橋。2002年之前熊兒河沿線原有大小橋梁42座,分別建于不同時期,其中最古老、最具文物價值的是南關(guān)街的熊兒河橋,也是鄭州現(xiàn)存時間最早的石橋。熊兒河橋原叫熊兒橋,沒有人知道它始建于何時,康熙《鄭州志》有“熊兒橋,在南城阜民門外”的記載,可見在那以前橋就有了。說起它的來歷,鄭州百姓中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