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把“破除自身”作為一項必要特質,基層干部隊伍建設也就有了抓手,而不總是“亡羊補牢”,用接受教訓的方式來提高能力。
基層干部素質問題的探討不能僅停留在面上的常識和道德性說教上,更不能孤立看待,不考慮當今時代的大背景。鑒此,筆者從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相統一的角度,把基層干部放置在宏觀而具體的歷史環(huán)境中加以考察,并從“正視自身”“破除自身”“提升自身”這三項特質入手進行分析,為基層干部隊伍的建設、提拔和任用提供切實參考。
“正視自身”是基層干部做好工作的基礎
能夠“正視自身”的干部會為自己的“自然能量”尋找正向的出口,把壓力轉化為動力
基層好干部應具備的特質絕非漂亮口號的堆砌,它首先要統一起人自身的“應然”與“實然”,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正視自身”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特質。自然對人類的制約不僅體現在外在的生產上,而且也體現在人的內在性上?!叭恕痹跉v史上幾經變遷,從類似上帝的“神性人”,到啟蒙時代的“理性人”,再到后現代的“感性人”,人的自然屬性要么被理性壓制,要么在感性中被放逐,這兩種情形都沒有正確地對待自然本能,從而也不能使人正確地“正視自身”?!罢曌陨怼币馕吨叭恕蹦軌虺浞值匾庾R、了解,并且較為恰當地協調自身的自然本能。長期以來,我們只是把自然本能當作需要壓制的東西,卻沒有注意到它無法從人的理性中剝離,清除了自然本能的理性會轉而成為虛偽、教條的非理性。事實上,對基層干部來說,接納自身的自然屬性,“正視自身”不是可有可無的素質,而是能否做好基層工作的基礎。一般說來,那些誠實地承認自己有“焦慮”“嫉妒”等心理本能,有“明顯權力欲”的干部心理素質反而比較好,因為他們往往會有意地運用理性(正向的自然能量)來約束某些“狹隘本能”,他們在工作中的表現反而更加理智和優(yōu)秀。相反,那些對自身的自然屬性無意識,避諱甚至不承認自己有陰暗面的干部中往往存在“貪污腐敗”“家長制”“兩面人”、理性地進行非理性活動等問題。
能夠“正視自身”的干部在基層工作中會為自己的“自然能量”尋找正向的出口,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帶著問題,在工作中開動腦筋,而不會停留在無法應付壓力的焦慮、抑郁狀態(tài),也不會在“替罪羊心理”的支配上,把自身的負面心理投射到他人身上,損人不利己,給下屬“穿小鞋”,對上級“陽奉陰違”,給同級競爭對手“下絆子”。
《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明確提出任用干部要“德才兼?zhèn)洌缘聻橄取?,在基層干部的選拔上尤其應該注重“德”,這種“德”不是空洞的,它首先應包含“正視自身”的勇氣和真誠。缺乏自我反思意識,剛愎自用的人不適合擔任基層干部,這種人的黨性思維和武斷行為是許多基層問題的根源。這樣的人即使僥幸當了基層干部,他也有可能在對自身自然屬性缺乏意識的情況下,理性地走向非理性。在提拔干部時我們應該正視人的自然屬性,不能簡單地把人“理想化”,如此才能堵塞可能出現的漏洞,錯誤地提拔了會拉關系、套近乎、送禮品、送金錢的“人脈好”的干部。此外,在提拔基層干部時,也應引入心理分析技術,把“正視自身”這一標準量化、細化,把真正優(yōu)秀的人才選進基層干部隊伍。
“破除自身”是基層干部取得業(yè)績的特質保證
“破除自身”的基層干部能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chuàng)造新經驗
基層工作被描繪為“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權力不大,責任不小”,一些基層干部不得不在來自上級的“問責”和群眾的“責難”之間,承受質疑和壓力,“疲于奔命”“官不聊生”?;鶎痈刹克幍默F實環(huán)境并非盡善盡美,而且環(huán)境有相對穩(wěn)定的一面,如何在既定的環(huán)境內,在適應的基礎上改變環(huán)境,這需要調動主體的某些特質,這一特質體現在基層干部身上就是“破除自身”。
能夠“破除自身”是基層干部取得業(yè)績的特質保證,這背后是有自然科學和哲學原理支撐的。自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以來的自然科學不僅突破了牛頓的絕對時空,展示出整個宇宙作為一個巨大的過程處于變遷和更新中,而且從宏觀與微觀方面展示出傳統文化中“人”的虛幻一面。世上根本不存在一個“固定我”,存在的只是一個從生到死的“過程我”,這個“我”是在與環(huán)境互動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功能性存在者?!捌瞥陨怼保蛘哒f從一個“固定我”中解放出來,實事求是的“我”更能適應環(huán)境,從而在執(zhí)行功能的過程中有效改造環(huán)境。很多人之所以陷入“我執(zhí)”,是因為被感覺所蒙蔽:感覺有一個不變的“我”,感覺“我”的意識是可靠的,感覺“我”優(yōu)越于其他人,等等。感覺雖然是人類最切身的經驗,但它是有局限的,并不擁有真理權。新物理學顯示出,經驗主義的“眼見為實”并不靠譜?!皞€人不是他們自己或別人想象中的那種個人,而是現實中的個人”。①資本主義社會的原子式“個人”實際上是被特定社會所決定的,他們的獨立性和自由是虛幻的。
把“破除自身”作為一項必要特質,基層干部隊伍建設也就有了抓手,而不總是“亡羊補牢”,用接受教訓的方式來提高能力。把“破除自身”作為一項必要特質,在選擇干部時,“公平、公開、擇優(yōu)”原則就能真正滲透于選用工作的全過程。通常而言,“破除自身”的基層干部不怕“以實績論英雄”,他們能夠在大量繁瑣工作中,顯示出較強的統籌能力,在艱苦環(huán)境中顯示出較強的意志品格,他們能在本職崗位上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創(chuàng)造新經驗。因此,在進行組織考察的時候,可以圍繞“破除自身”這一能力,運用大數據,廣泛收集擬聘用人員的學習、生活、社會經歷等個人信息,通過一定時期的實地調查,真實辨別擬聘用人員在這方面的能力。對“破除自身”能力較高的人才要不拘一格,不能“論資排輩”,使干部選拔任用陷入“年齡死摳”“文憑硬件”“資歷框框” 的形式主義中。
“提升自身”才能始終保持與現實世界同步
基層干部只有提升自身,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
從某種程度上說,基層干部隊伍中存在的“不作為”“亂作為”現象,都與思維落后、本領不足有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誠愿望,也有干勁,但缺乏新形勢下做好工作的本領,面對新情況新問題,由于不懂規(guī)律、不懂門道、缺乏知識、缺乏本領,還是習慣于用老思路老套路來應對,蠻干盲干,結果是雖然做了工作,有時做得還很辛苦,但不是不對路子,就是事與愿違,甚至搞出一些南轅北轍的事情來。這就叫‘新辦法不會用,老辦法不管用,硬辦法不敢用,軟辦法不頂用’?!雹趯鶎痈刹縼碚f,“提升自身”同樣是一項不可或缺的特質。今天社會所處的技術環(huán)境,不同于以往任何歷史時期,自給自足且不斷演化的高技術系統已經遍布世界,以超出人腦理解范圍的模式運作著,知識更新的周期也大大縮短,各種新知識、新情況、新事物層出不窮。如果不努力學習,提升自身,就難以增強本領,也就沒有辦法贏得工作上的主動,更談不上在千頭萬緒的基層工作中創(chuàng)造性地開創(chuàng)未來。
在改革開放進入深水區(qū)的今天,各層級工作都面臨著與時俱進的問題,基層工作尤其如此,而只有“提升自身”才能擺脫各種僵化的教條,比如形而上學的思想方法、搞運動式和行政命令式的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這些方式和方法容易不顧現實,強行推銷自以為正確的理念,也容易忽略新情況,不顧實情地照本宣科?;鶎痈刹恐挥刑嵘陨?,加強各方面的學習,才能始終保持與現實世界同步,“才能增強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主動性,才能使領導和決策體現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無知而亂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后的問題。否則,‘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雖勇氣可嘉,卻是魯莽和不可取的,不僅不能在工作中打開新局面,而且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時代的危險?!雹?/font>
在對基層干部的培訓和選拔中,也要把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作為一項重要標準。要結合“能力提升”的目標,有的放矢地進行培訓,深入開展“熱點聚焦”“難題會診”“專題講座”等活動,引導基層干部爭當改革促進派,為人民做實事。在選拔基層干部時,要把學習標準納入考察目標,把那些以學習作為一種追求、愛好的干部提拔到領導崗位。好學樂學的基層干部肯拜人民為師,他能做到干中學、學中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而不是夸夸其談,陷于“客里空”。以學習和“提升自身”為生活方式的干部沒有時間、也用不著挖空心思去使自己得到上級領導的垂青,四處“跑官”“要官”。對“提升自身”能力突破的干部,要敢于打破常規(guī)、減少任用中的隱性障礙,把想改革、謀改革、善改革的干部用起來,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充分彰顯出來。(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所研究員 陳慧平)
【注釋】
①《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1頁。
?、凇读暯秸勚螄碚?,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02-403頁。
③《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04頁。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yè)。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xù)刊發(fā)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chuàng)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yōu)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xù)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chuàng)新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