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深度報道術語源于西方,雛形發(fā)端于解釋性新聞。它是一種報道形式,把報道對象作為一個整體、一個過程來加以反映。
深度,字面上的意思即是觸及事物本質的程度。新聞學對新聞報道的層次有三層界定,第一層報道是事實性的直截了當的報道;第二層報道是發(fā)掘表象背后實質的調查性報道;第三層報道則是在事實性和調查性報道的基礎上所作的解釋性和分析性報道。深度報道指的就是第三層報道。
深度報道術語源于西方,雛形發(fā)端于解釋性新聞。它是一種報道形式,把報道對象作為一個整體、一個過程來加以反映。新傳媒的出現,使傳統紙媒受到了巨大的沖擊,發(fā)揮紙媒優(yōu)勢,辦出報紙?zhí)厣?,沖出其他新媒體的重重包圍,深度報道是一個重要武器。
做好深度報道,要注重選題的嚴肅性。并非所有的新聞事實都適合作深度報道,如何挖掘深度,首先要能夠發(fā)現選題并確定選題。在導向正確的大前提下,必須看選題是否具有延展性,即是否有某個層面的事實特別缺乏,而這個層面足以引起人們強烈的了解興趣。是否夠重大,是否有代表性。有的事件雖然也重大,也受人關注,但太特殊、太個案,它們的發(fā)生往往是絕對的偶然因素造成的這樣的事件,就不適合作為深度報道的題材。只有那些集中體現矛盾,代表了一群人或是一些現象,能讓人聯想起很多其他類似事件、類似現象的,才適合作深度報道。
做好深度報道,要注重采訪的客觀性。采訪要深入新聞現場,與新聞當事各方廣泛進行溝通與交流,全面、翔實了解新聞事件的真相與本質。采訪中取得的素材,還要深入進行分析,即將己采訪到的事件放到大背景下分析整個事件的實質意義。對其發(fā)展的動態(tài)、相互聯系的各個側面、各個方面及其發(fā)展方向、內在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核實證據,就是去偽存真,既了解現象的真實,也要抓住本質的真實,保持新聞報道整體的真實性與客觀性。
(河南省安陽市安鋼新聞中心報社柳海兵)
最近省委強調,“十三五”時期,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是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調研指導河南工作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唱響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引領億萬河南人民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中原更加出彩的偉大事業(yè)。為此,從即日起,本網開設“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專欄,陸續(xù)刊發(fā)專家學者的系列理論文章,以饗讀者。【詳情】
要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chuàng)新投融資機制,加快形成財政優(yōu)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確保投入力度不斷增強、總量持續(xù)增加”。這為以金融改革創(chuàng)新助力鄉(xiāng)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帶來了更多機遇。 【詳情】